會員一級 
|
□□今天天氣很好,陽光從枝葉的空隙中灑落下來,我抬起頭看著那亮晃晃的光線,耀眼得有些張不開眼睛。我推著老奶奶的輪椅,在石頭鋪面上緩緩發出聲音,又有節奏又很輕快的移動著。我們環著公園的步道,一圈一圈的走著,路上的花草似乎都在為我們微笑,時空彷彿就停留在那美好的一刻。…… 1.請在左上方按[學生登入]登入的帳號密碼皆為學號. 2.按右下方 [引言] 並在下方□□後面接續完成故事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□□我推著奶奶坐在那棵樹下,微風輕輕地拂過我的臉頰,我閉上眼睛,彷彿回到了小時候,跟奶奶坐在家門前的大棵大樹下聽著奶奶講著她過往的生活。 我奶奶名叫芳儀,出生在一個充滿文學氣息的家庭,從小是被外祖父和外祖母帶大的,因為奶奶的父親是位軍人,長年在軍中生活,而母親在奶奶很小時就過世了,所以奶奶對母親的印象不是很深刻,而外祖父是中文老師,據說芳儀這個名子就是外祖父取的,意欲著希望我奶奶的是美好的,知書達禮的,所以從小就對奶奶的教育非常嚴格,希望她能成為一個具有知識的成熟女人,而外祖母是為傳統的家庭女性,在家相夫教子,打理著家裡大大小小的一切,遵循著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,希望奶奶能成為賢妻良母,所以奶奶接觸著西方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,這也對後來的子孫造成很多影響。 而奶奶的故鄉在福建的一個小農村裡,只有幾戶人家,都是從好幾代就住在那邊的,附近都是山、農田、提供他們水源的溪流,奶奶的家門前有一棵大樹,從小奶奶就跟著鄰居的小孩一起在那棵樹下玩耍、乘涼、學習,而奶奶的外祖父每天都會下山去山下的小鎮教書,而外祖母就會帶著奶奶在田裡工作,準備三餐等著外祖父回來吃晚飯,吃完晚飯外祖父就會在那棵大樹下交奶奶讀書習字,講述人生道理,告訴奶奶人民需要接受教育教化,提升普遍的教育知識,才能使社會、文明進步,人的外表肉體可以老去,但心靈絕不能老去,並且告訴奶奶不論如何困苦,不可以放棄希望,要努力為後代打拼,所以奶奶立志成為像外祖父一樣的人,但好景不長之後發生了國共內戰,國軍撤退到台灣,於是奶奶的爸爸帶著奶奶和奶奶的外祖父、外祖母渡過台灣海峽到了台灣定居。 聽著她說小時候在福建的生活,看著她的樣子想必是很懷念當時的日子,她說:『因為戰亂她10歲時跟著家人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開始重新生活,她再也沒有回到她出生的家鄉,離開了福建那個乘載著她兒時所有最美好記憶的農村,她也沒有再見到兒時的那群小夥伴,不知道他們現在在拿裡,過得如何。』說著說著奶奶的眼眶漸漸紅了,我感覺到了她的不捨,和很想回到那個農村看看變成甚麼樣子。 之後奶奶沉默了下子,沉澱了下緒,就沒在繼續訴說以前的壞念,講起了之後她在台灣的生活,她說:他們來到台灣後,到了左營定居,跟許多像爸爸一樣的軍人和他們的家屬住在眷村,全部從頭開始,外祖父跟外祖母就跟她每天待在家處理大大小小的家務事,熟悉新環境,但每天還是會有閒暇的小時刻,跟著外祖父學習,之後奶奶的父親讓她去學校讀書,奶奶從小就是勤奮向上的孩子,所以在學校都表現得很優秀,立志之後要當一名老師。 長大後的奶奶也如願地當上了中文老師,並且在教育界遇到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,也就是她的丈夫、我的爺爺,他們一生中互相扶持,相親相愛、不離不棄,攜手走過了將近50個年頭,扶養了我們,讓我們的家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
|